華為OD模式解析:軟件研發外包新趨勢與轉正機會詳解
招聘過程中,求職者常面臨諸多疑問,比如部門調動、工作表現、轉正等問題,這些都是大家特別關注的焦點。華為作為知名的大型企業,在其招聘規定中包含了許多有用的信息。
華為部門轉換的可能情況
求職者關心的是面試失敗后能否調換部門。通常情況下,只有HR或主管面試未通過,才有可能調換。技術一、二面沒通過的話,換部門基本沒希望,因為技術面試結果全公司都認可。但如果提供了身份證號碼,有多個部門的HR可以推薦,那么就有機會根據自己的需求被推薦到合適的部門。
崗位間的變動各有差異。比如,在OD模式下,崗位變動會受到多種指標和競爭狀況的影響。此外,這種變動還與部門屬性有關,比如是否屬于核心業務部門等因素。
績效相關的情況
員工的收入和職業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他們的工作表現。在華為,獲得A級績效的員工占比大約為20%。要想獲得高績效,不僅需要個人的能力,還與所在部門設定的目標數量以及同事間的競爭狀況密切相關。比如,有些部門領導會根據員工的能力給予機會,比如那些通過了專業考試且工作表現良好的員工,他們可能會被安排到更容易獲得A級績效的項目中。
轉正指標的狀況
各個部門的轉正標準相差甚遠。在關鍵、盈利、新興戰略業務部門,轉正標準往往較為寬松。而若非此類優質部門,即便求職者條件再優秀,也只得耐心排隊。例如,即便學校背景優秀、其他條件都達標,若沒有轉正名額,也難以實現轉正。
招聘中的特殊規定
考試沒通過,機考或技術面試要等半年才有下次機會,但若是HR或主管面試沒過,可以嘗試調換部門。面試結果在半年內有效,若因崗位方向或地點不合適而放棄工作機會,半年內還有機會重新申請。不過,這并非鐵律,還需看原部門的態度,或者換部門時原部門是否同意放行。
此外,在華為的招聘流程中,正式編制的招聘數量與OD招聘相比非常少,其比例甚至不足社會招聘(含OD)的十分之一。這也是眾多人力資源管理者表示正編招聘幾乎停止的主要原因。
OD模式的特點與優勢
OD模式是進入華為較為便捷的途徑。對于那些懷揣大廠夢,渴望加入華為但實力暫未達標的社會招聘候選人來說,這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在1至2年的時間里,他們有機會轉為華為正式員工。這種模式為更多人提供了進入華為的機會,無論是招聘機會還是難度,相較于其他途徑,都具有一定的優勢。
穩定性與不同崗位招聘情況
華為的業務基礎穩固,裁員現象不多,組織架構的大規模變動主要源于業務轉讓。面對不佳的市場環境,華為未像其他企業那樣大規模裁員,顯示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。此外,公司還在積極招聘,軟件崗位15級及以上(特戰隊成員)和硬件崗位17級及以上(部分崗位)均有招聘需求。
關于華為的招聘方式及其包含的種種規定,您有何看法?這樣的嚴格與特別是否影響了您對華為職位的興趣?歡迎各位留言交流,期待大家的點贊支持。
作者:小藍
鏈接:http://www.tymcc.com.cn/content/7382.html
本站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,不代表本站觀點,如有侵權,可聯系我方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