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云與京東云價格戰再度升級,2023年云服務市場降價潮持續
云計算行業不斷向前發展,阿里云和京東云最近都下調了服務費用,引起了廣泛關注。在這場競爭的背后,或許是為了爭奪更大的市場份額,又或許有著其他不為人知的考量。對此,我們將進行詳細剖析。
阿里云率先降價
2023年4月,阿里云舉辦了“最大規模”的降價促銷。核心產品價格普遍有所下降,降幅介于15%到50%之間。其中,存儲產品降價幅度最大,高達50%。特別是云服務器ECS降價幅度最大,達到了36%,而對象存儲OSS降價幅度最高,高達55%,云數據庫RDS降價40%。這些產品都是我們日常使用頻率較高的關鍵產品。預計此舉將使數百萬新舊客戶受益,同時,許多企業客戶也通過直播平臺咨詢云服務方案。
自2013年起,阿里云開始下調價格,至今已實施多輪降價。2014年,它降價六次;2015年至2016年,它連續降價十七次;核心云產品的降幅甚至超過50%。至2024年初,阿里云再次帶頭降價,且降幅超越了之前所有降價;此次降價僅隔上次“最大規模降價”不到半年時間。
京東云跟進比價
五月,京東云在我國云服務領域推出了首場公開比價賽事,活動持續了一個月以上。當晚,宣布從次日開啟對特定服務商的價格對比,并喊出了“任意降價,競出低價!我們堅持全網比價,挑戰低價,再降10%!”的口號。3月28日,京東云便設立了10億比價基金。他們承諾會不斷進行價格比較,并關注羅永浩的直播。他們保證,羅永浩直播間內的商品價格會比老羅直播間便宜10%。
京東云的“春風計劃”包括產品、價格和服務三大方面,目標在于吸引更多用戶,擴大市場范圍。但據內部人士透露,僅靠價格優勢還不夠,必須全面提升用戶體驗,云計算才可能像水電煤那樣廣泛普及。
降價背后原因
阿里云長期實施降價策略,核心目的是通過價格下調來提升銷量,進而擴大市場份額。云計算市場競爭激烈,降低價格有助于吸引更多用戶。同時,阿里云積極拓展非互聯網用戶群體,以促進云計算的“飛輪效應”。通過吸引企業使用其云服務,形成良性循環,助力自身持續發展。
京東云的負責人強調,“全網比價”并非只是價格上的競爭,它是一種經過內外部大規模實踐檢驗的技術創新。他們相信,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提供優質服務,同時在技術方面不斷優化,提升自身的競爭力。
技術發展初衷
從技術進步的角度分析,這兩家電商平臺在構建云平臺時追求的目標相似,那就是讓計算資源對公眾開放,希望克服用戶數量迅猛增加所引發的計算能力瓶頸。伴隨著電商領域的持續拓展,對云計算的需求持續上升,他們開始將自身的技術和資源推向市場。
促銷活動期間,電商平臺吸引了大量用戶,服務器承受了巨大負荷。于是,云服務應運而生,能夠根據實際需求靈活配置資源,保障業務正常運行。而且,它還能高效利用閑置的計算能力,從而產生商業效益。
市場選擇變化
業界專家指出,隨著生成式AI技術的不斷發展,用戶在挑選云服務時,將更加重視模型本身的品質以及應用的實效,而非僅僅關注其計算和存儲的基礎功能。市場需求正逐步從基礎服務向增值服務轉變,單純的價格優勢已無法完全吸引消費者的注意。
AI的訓練和運行需要云服務的強大支持,而模型的優劣以及其應用效果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。以智能客服和圖像識別為例,出色的模型可以顯著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質。
未來發展趨勢
從長遠來看,AI云服務預計將帶來更大的盈利潛力。其核心優勢在于,它能提供更為豐富的增值服務,比如定制化的模型訓練和智能算法的優化。以京東云為例,在春晚期間,他們利用AI技術,成功將資源使用效率提高了30%。
這顯示出AI在云計算領域的應用潛力巨大。所以,云服務提供商需不斷強化AI技術的研發投入,以確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。
在云計算行業,價格和技術,您認為哪一個更重要?期待您在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。另外,別忘了給這篇文章點贊和分享。
作者:小藍
鏈接:http://www.tymcc.com.cn/content/9025.html
本站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,不代表本站觀點,如有侵權,可聯系我方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