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分析:國際國內云服務器性能大比拼,誰是王者?
在現今的商業領域,云服務扮演著越來越關鍵的角色。眾多云服務提供商的產品之間競爭激烈,然而,它們在性能上的優劣卻難以明確區分,這成為了許多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。
計算性能評測要素
服務器核心要素便是計算性能。各云服務提供商的產品在計算性能上各有差異,這受到多種因素制約。比如,華為c6型服務器,因vCPU未與物理CPU超線程同步,穩定性無法得到保證。在某些應用場景中,除了CPU,內存性能同樣對系統表現有重大影響。以關系型數據庫為例,頻繁訪問內存時,內存性能不佳將導致整體效率降低。在眾多業務場景中,高效利用計算資源對企業節省成本和提升效率至關重要。硬件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計算性能的基礎數據,這也是為何我們在評估不同廠商產品時,發現每個廠商都有其獨特之處。
企業在挑選云服務時,若自身業務對計算性能有極高需求,那該如何全面考慮CPU與內存對整體計算能力的影響?
網絡性能評測方法
網絡性能對數據傳輸的效率和穩定性至關重要。在進行網絡UDP收PPS性能測試時,我們通常會構建特定的測試環境,比如在云主機A上部署服務器端,在云主機B上部署客戶端。在未運行應用的情況下,我們對云主機B進行壓力測試,測試對象是云主機A,數據包大小為1。由于不同云服務商的網絡架構和資源分配策略各有不同,這往往會導致網絡性能出現差異。性能優秀的云服務可以使不同區域的企業間數據交互更加順暢,而性能不佳的云服務則可能導致數據丟失或傳輸延遲,進而影響用戶體驗。因此,企業在選擇云服務時,必須重視網絡性能的測試,并根據自身業務需求判斷網絡性能是否滿足使用需求。
企業若業務涉及跨區域、高頻率的數據傳輸,那么如何挑選出網絡性能最出色的云服務?
存儲性能區別所在
存儲性能因實現方式不同而千變萬化。在云服務領域,各廠商針對不同應用場景推出了各自的存儲方案。如今,SSD已成為主流,但像Ddv4這樣的設備暫時無法支持超級SSD盤,這限制了性能測試。以電商為例,這類場景對IOPS要求較高,用戶下單等業務往往涉及查詢和寫入操作,而查詢操作又頻繁使用緩存。測試存儲性能時,我們通常會在云主機上掛載指定容量的硬盤,并通過fio工具進行壓力測試。不同的配置參數,如4K數據塊、隨機讀寫、隊列深度等,都會影響測試結果。企業對數據存儲的需求各異,有的需要大容量,有的則更看重讀寫速度,因此需根據具體需求選擇合適的云服務。
企業面臨高頻數據讀寫需求時,如何判斷云服務的存儲性能是否能夠達標?
性能測試中的典型場景
MySQL、Redis和Ngnix等,都是應用場景中的典型代表。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,進行測試可以更全面地展現云服務在實際業務中的性能。比如,在MySQL的場景中,我們會配置相應的云主機進行壓力測試,并收集數據;而在Ngnix的場景中,我們會設置兩端的云主機進行測試,以評估云主機的接受性能。這些場景,在企業運營中非常常見,它們的性能好壞,直接關系到企業的運營效率。以一個依賴Ngnix提供網頁服務的企業為例,如果云服務的Ngnix性能不佳,可能會導致網站響應緩慢,進而導致客戶流失。
面對業務系統繁多的企業,究竟如何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,挑選出性能最為出色的云服務?
云服務終要看E2E性能
跑分雖能展示性能的一角,但云服務器的主要用途是處理實際業務,E2E(端對端)性能才是評價的核心。比如,在類似MySQL的測試中,我們會對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的云主機進行壓力測試,收集關鍵數據。這就像一場馬拉松,跑分只是訓練中的成績,而在比賽中(實際業務運營)的表現才是最關鍵的。有些云服務在跑分中表現良好,但在實際業務中,由于協調不足,E2E性能可能不盡如人意。企業選擇云服務不能只看跑分,還要關注實際業務運營中的性能表現。
企業如何在云服務的跑分性能和E2E性能之間找到平衡?
微軟Azure的性能分析
微軟Azure在CPU性能方面暫居領先地位,但網絡延遲問題不容忽視。至于存儲性能,由于無法使用高性能云盤,無法做出準確評估。其他性能指標則表現平平。此外,Azure在國內的服務點分布不均,往往對國內用戶不夠友好。對于國內企業而言,若業務對主頻要求較高,Azure或許是一個選擇。但從整體適用性和綜合性能來看,Azure并非最佳推薦。各企業業務需求各異,Azure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優勢,但多數企業在選擇云服務時還需綜合考慮多個因素。
微軟Azure若能在我國增設更多服務點并增強整體性能,難道不會吸引更多企業選擇它嗎?
作者:小藍
鏈接:http://www.tymcc.com.cn/content/3327.html
本站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,不代表本站觀點,如有侵權,可聯系我方刪除。